這座城市的真正面貌,除了來自於腳下踏實地記憶,
還有每個巷弄間逡巡構築的地景,來過相會每張面孔,
來自於吐納時分的每一種氣味。
這次小太陽受邀原住民地區觀光推廣計畫
跟隨親子野放團來到花蓮原住民光復鄉阿美族的部落學校
希望帶給更多身邊朋友分享
來到花蓮原住民不止是只有看看跳舞的豐年季,
還有更深耕的親子旅行體驗
用最原始不破壞大自然的旅行方式,
來更深度了解原住民及將這樣的文化發展到國際舞台上
輕柔風語總是從縱谷的山邊,延著翠綠的稜線緩緩吹來,
一個溪旁的平原裡孕育了族人的家園,就在光復鄉阿美族加里洞部落旁,
我們遇見了充滿未來的阿美族Cilangasan部落學校,
一個為了維繫族人文化傳承而生的學習場域,
沿著熟悉的193號縣道,文化不斷在這個角落堆疊,
慢慢的讓土地上的人文氣息,開展出一種擁有春日裡的感受,
校園裡除了母語的歌聲不斷傳誦,還有來自各部族年輕的舞者,
在林間跳著可以與自然還有祖靈溝通的舞蹈,
這是一種屬於縱谷裡的特有角落,
只有,在那Cilangasan聖山下我們才能遇見這種美麗的畫面,
不久的未來,我們還會在這裡看見獵人們,
在此學習傳統阿美部族的漁獵、設置陷阱以及各種狩獵技能的蹤影,
阿美族部落學校正在緩緩像我們招手,期待著我們能夠與她相遇,
一起傳唱豐收的歌曲,一起點數月亮旁的美麗星子,在滿是稻浪搖曳的日子裡。
一提到阿美族,大家立刻聯想到豐年祭,
以及曼妙的舞姿與輕快歡樂的歌聲,
阿美族人開朗、樂觀、主動而親切的態度予人深刻的印象。
傳統的阿美族社會是母系社會,舉凡家裡的大小事情均由女主人作決定。
部落性的政治活動或捕魚、建築才是男子的工作。
女子的強勢作風與男子的溫順性格在阿美族的家庭裡比比皆是。
親和力強、節奏、旋律易感染周遭的人是阿美族歌謠的一大特色,
幾乎各族原住民族都會唱一、二首阿美族的歌。
由於很早就進入水田定耕的農業生活,
阿美人完整的畜舍(雞舍、牛舍、豬舍)以及水牛耕作的農村景象隨處可見。
部落多半臨海或靠近溪流,因此捕魚便成為阿美人日常生活的重要課題。
捕魚在阿美族不僅僅是餬口或提供蛋白質的來源,
更有文化上深層的意義:在阿美族的社會裡,舉凡一個活動的結束或喪葬儀式過後,
都要有捕魚或吃魚的行為(阿美語稱為paklag),
藉此作為活動的休止符,透過吃魚的行為以後,
再恢復日常的生活作息。
因此,漁撈的行為有脫聖返俗的意義。
在籐編技術上相當的發達,主要由部落的老人編藤,
然後再將藤條做成背框、畚箕、漁簍等各種生活工具。
這次野放團,
來到加里洞部落
阿三哥帶著大小朋友一起來體驗補魚法
用竹編織而成的網放在溪水下游口,利用大自然流水方向
用石頭排成V型確保魚貨能游至網裏
通常傍晚放網
隔天早上收網
會有滿滿收獲哦
在祖先的山林間活動,感受對土地的情感,
學習如何和大自然共生共享,體驗先人的辛勞。
我們走著祖先所走過的路,學習祖先留給我們的智慧,踏實的學習下去。
她是部落裏的老師原住民的名字叫『比耀』
遵從袓先的取名
在部落學校裏有個『露娜伊工作室』
用檳榔花纖維敲打而成的裝飾品
在白色螃蟹的故鄉,農忙的族人正在田間插秧,
野鴨們也在一旁嬉戲覓食,縱谷烈日讓溫度變成一種滿是溫馨的幸福味道,
如果,來到了這一個部落,慢慢的走著我們會看見很不一樣的鄉間樣貌,
阿美圖騰與木雕在部落每個角落裡,享受著陽光與縱谷專有的輕風,
緩緩的走,可以讓我們拋去城市裡的急忙與生硬,
遇見一種屬於生命裡可以過的緩慢與輕鬆的時刻,
吃一口太巴塱才有的紅糯米,甜在心裡,
也讓人在縱谷午後清閒裡找到獨有的夏日滋味,
也可以在柴燒的味道裡體會部落與鄉間最讓人感動的清香與熱情,
走吧!緩緩向東走進太巴塱的阡陌田野,
看見這一個縱谷平原裡最大的部落,看見獨有的阿美風格生活。
美麗的台灣寶島,藏著令人熱情的原民文化
在花蓮原住民朋友身上
看見熱情活在當下
食物往往是日後回想起來時
串起一張又一張的旅行地圖
水源頭的菜
當天現抓的魚
用最少的資源,過最好的生活
是他們樂天的態度
來到部落每次的食物都會隨著收成而不同
現季野蔬今日魚貨,就是豐盛的源頭
唯有體會到一個文化中食物好吃在什麼地方
才算是真正了解這個文化的內涵
石頭火鍋
將石頭加熱後,放入湯品裏煮熟食物
別有一番特別風味
這道炸里雞
醬料是重點哦
這道菜名叫:【情人的眼淚】
用水生樹根藻類清淡爽口
大人小朋友一起體驗田野美食好時光
親手體驗手工豆腐,傳統手炒爆米香
在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享受野餐趣
在這兒不時有飛鳥
驀然發現,台灣花蓮之美
是如此溫婉,如此動人
花蓮原住民豐年季
大約是每年的七、八月
若能時間上約略錯開,來趟深度之旅
對旅行品質提升將多助益
希望把我們原住民文化推廣到世界
讓更多人知道Taiwan,它是一個國家
一個美麗的地方
台灣人民親切善良,對陌生人很熱情
更是美食天堂,雖然有時愛貪小便宜
重要的原生在台灣的原住民
他們更是有著熱情開朗把『活在當下』
發揮得淋淋盡致
台灣真的需要你我一起共同來維護
保留這塊土地,讓後輩及未來棟樑小朋友
一起享受這美麗的地方
大自然的一切都不該破壞
當下體驗但都不該破壞原來的樣貌
一直希望與強調的
也藉由旅行近距離交流的機會
實地走訪增加原住民的認識
將分享傳播出去,讓我自台灣的朋友更加認識
原住民,當然Jasmine也盡微薄之力讓世界認識可愛的台灣
台灣很多物種很豐富的國家
一個人的力量很小
很多人的力量就很大
每次旅行完回來整理這些照片,
發覺留在記憶中的並不是那一座地標景點,一個庭院,
或者一個美麗的風景,而是旅行的每一個細節。
受邀單位:
交通部觀光局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原住民族地區推動計畫-105年度花東縱谷部落旅遊推廣計畫
立川漁場 03-8651333
吉蒸牧場 03-8875588
羅山大自然體驗農家 林老闆 03-8821352
羅山雞鳴園 溫元山03-8821348
田媽媽養生餐坊 03-8821873
阿美部落學校 林玉蘭老師 0963-066675
加里洞部落 陳萬山理事長 0966-661955
劍柔山莊 林宛柔老闆 0920-881089
麵包樹舍 JuJu 0932-216615
歡迎點[讚]加入粉絲團喔!